中空百叶玻璃是什么 |
文章来源:静安区 发布时间:2025-04-05 19:49:11 |
2、需求方面:随着南方温度升高以及工业企业复工复产速度加快,社会用电量提升带动电厂耗煤量增加,沿海六大电厂耗煤量较去年同期相比上涨近10万吨,库存可用天数降至21天,部分存煤较少的电厂补库意愿积极,带动环渤海港口动力煤市场好转。 作为传统发电的主要原料,商品煤的转暖与发电量的回升密切相关。5月19日,中国神华发布4月份主要运营数据公告。 对于4月份煤炭销量增幅大涨超68%,中国神华解释称:2019 年 4 月份起,煤炭交易适用新的增值税率,公司与部分客户进行价格的调整和沟通,财务结算推后,导致 2019 年 4 月份煤炭销售量基数偏低。广发证券在研报中分析认为,6-8月将迎来夏季需求旺季,预计煤价有望延续稳中有升数据显示,2019年,云煤能源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-2.81亿元,2016年~2018年期间,该项财务数据则为6.28亿元、3.89亿元和5.18亿元。云煤能源表示,贸易业务量增加主要系旗下云南麒安晟贸易有限责任公司(以下简称麒安晟公司)在2019年积极开拓市场,不断开发新的客户资源,扩大资源经营种类。但通过2019年年报显示,昆钢国际贸易和泛亚电子商务并不是云煤能源新增客户,它们与这家上市公司已有多年合作交易往来,且两者与云煤能源均属于关联方。 但在2019年年报中,云煤能源披露数据为,向昆钢国际贸易出售价值8845万元的焦炭产品。但在同期,山西焦化焦炭业务毛利率却仅有4.14%,同比下降9.04%;ST安泰焦炭毛利率为11.11%,同比下降9.16%;美锦能源焦化业务(主要产品为煤炭、焦炭和焦化)毛利率23.56%,同比下降6.59%。真正碳减排成本很高,一般企业难以承受。 石油化工正是利用催化剂这把剪刀,把原油中的大分子剪裁成大小不同的分子,从而得到所需的化学品。从国内几个在运煤化工企业来看,其经济性很大程度取决于企业是否有自备煤田,原煤有没有经过中间加价。对此,您怎么看?包信和:我国的能源结构长期以煤为主,但不少地方现在提到煤炭就打怵,为何?主要是因为,煤在使用过程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,消耗大量水资源,对环境产生大量污染。如果将氢作为清洁能源,从碳减排角度,不建议使用煤炭等化石能源制氢。 以烯烃为例,从传统的石脑油裂解产生烯烃,10吨原油约可炼制3吨石脑油,进而得到1吨左右烯烃。现在也有一些所谓的碳减排技术。 如何做好清洁高效的大文章?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、中国科学院院士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认为,在未来能源体系中,煤炭应尽量少用于燃烧发电、多实施高效转化。一方面,在技术成熟、成本降低的前提下,利用风、光和核等可再生能源替代煤电,逐步降低煤在发电中的比例,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愿景和必然趋势。是否实现碳减排的一个基本判据,在于最终回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不是少了,即有没有被固化、被掩埋,或者转化为其他产品。非但没有实现环保,捕集过程反倒消耗能量,增加排放。 除了经济性考量外,目前对煤化工的诟病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。煤电在我国电力供应结构中占比一直超过50%,但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、成本降低,煤炭应该不再是发电的唯一选择,风电、光伏及先进核电等新能源逐步替代煤电,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愿景和必然趋势。碳减排既是现实需求,也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承诺。相应的,合成转化过程产生大量废水。 原理上来说,采用现代技术,煤化工过程中的废水都可以经过处理循环利用,但是费用越来越高。另一方面,我国对化学品的需求量非常大,现有获得途径主要依赖原油。 一旦成功,这一概念有望推广至煤制油、制含氧化合物,甚至煤制含氧化合物等工艺过程,打造一个煤化工转化新平台。对此,我们必须精打细算地用好这些不可再生的碳资源。 煤化工项目往往是用水大户,在煤气化、合成(水煤气变换调整氢碳比),及后续产品纯化、分离等环节均离不开水。在可再生能源发展日渐成熟的基础上,发电用煤能少就尽量少。从已探明的开采量来看,我国石油大概可采12年,天然气大概可采30年,煤炭还可以采50年以上。中国能源报:有没有办法解决上述问题?包信和:彻底解决的根本途径在于技术突破,其中催化技术又被寄予厚望。例如,将二氧化碳回收制成干冰,看上去收集了一部分二氧化碳,其实上使用干冰又会排放等量的二氧化碳。比如,我国煤制烯烃年产量已超过1000万吨,可降低我国珍贵的石油消耗。 另一方面,随着新材料的需求越来越旺盛,碳资源需求量随之增加。其中,水分子参与过程循环,但没有实际进入产品,相当于洁净水进入、废水排放。 在贫油、少气、相对富煤的资源禀赋下,我们很难像国外那样完全依赖石油化工,利用煤炭制备化学品是符合国情的现实之选。而要使煤成为绿色高效的碳资源,二氧化碳排放、高耗水,及废水,废渣处理是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。 一是作为能源,燃烧发电;二是作为原料,制备化学品。煤的结构及反应过程,决定其燃烧一定会产生二氧化碳,燃烧1吨煤不可避免要排放3吨以上二氧化碳。 在我国,最丰厚的碳源就是煤炭。换句话说,氢能作为二次能源,自然界中没有氢,氢能实际就是可再生能源的搬运工,把可再生能源从这里搬到那里。能不能利用催化技术,把煤中的大分子象石油炼制一样直接剪开,少排二氧化碳、少用水甚至不用水,高效拿到我们需要的东西?这应该是催化研究的愿景和长期目标,但现在还很难达到。全世界一年使用氢气5000亿立方米左右,其中96%来自化石能源,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煤转化。 先将固体的煤转化为气体,通过水与一氧化碳反应获得氢气(水煤气变换反应),由此调节合成气的氢碳比,再通过传统费托合成方法用氢分子除去一氧化碳分子中的氧原子,获得化学品。然而,使用煤制氢将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,未能彻底解决源头的碳排放问题。 从转化过程来看,制备化学品少不了碳这一重要元素。未来,煤到底还要不要大比例用于发电,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在可再生能源发展日渐成熟的基础上,发电用煤能少就尽量少。现在也有一些所谓的碳减排技术。 另一方面,我国对化学品的需求量非常大,现有获得途径主要依赖原油。另一方面,由于种种原因,国际油价波动很大,从战略来讲很难根据某一时的油价来决定煤化工项目的上下去留。真正的绿氢,一定要通过可再生资源获得。真正碳减排成本很高,一般企业难以承受。 在一定期间内,尤其是动荡的国际大环境下,真正靠得住、自主的主体能源还是煤,煤炭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压舱石。以烯烃为例,从传统的石脑油裂解产生烯烃,10吨原油约可炼制3吨石脑油,进而得到1吨左右烯烃。 对此,您怎么看?包信和:我国的能源结构长期以煤为主,但不少地方现在提到煤炭就打怵,为何?主要是因为,煤在使用过程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,消耗大量水资源,对环境产生大量污染。在我国,煤炭正是最现实、最可靠的碳源选项。 要实现清洁高效利用,这三个关键问题必须彻底解决。一方面,在技术成熟、成本降低的前提下,利用风、光和核等可再生能源替代煤电,逐步降低煤在发电中的比例,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愿景和必然趋势。 |
上一篇:吉祥航空圆满完成外站飞机换发工作
|
相关资料 |
|
||
|